|
||||
|
||||
|
在公司黨委兩項主題實踐活動的引領下,南華陸家埡口光伏項目部自活動啟動以來,緊扣活動主旨,各部門迅速響應號召,攜手并進,積極探索創新路徑,以問題為靶向、以聯動為引擎,踏出了一條“分工有序、合力共進”的提質增效新征程。 工程技術部作為提質攻堅的“技術尖兵”,在竣工圖繪制環節,巧妙運用ArcGIS地理信息軟件與AutoCAD的協同優勢,結合正射影像圖精準界定單、雙立柱范圍,細致描繪電纜走向,并優化光伏場區安全圍欄路徑。同時,與安全環保部、現場調度室等部門緊密協作,細致復核組串位置與編號,為竣工圖繪制創造了便利條件,顯著提升了人力資源效能。此外,工程技術部與竣工辦緊密攜手,系統梳理竣工資料,積極與各參建單位對接,制定標準化模板,規范資料填報流程,有效避免了重復勞動與資料返工。其他部門亦積極響應:設備物資部迅速提供設備采購清單及詳盡參數,質量管理部及時呈上質檢報告等驗收資料,綜合管理部準時遞送來往公文函件,各部門緊密配合,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工作合力,不僅提升了資料整理的質量與效率,更為項目整體高質量發展筑牢了堅實保障。 “精細管理并非簡單粗放地控制開支,而是在確保項目運營效率的基礎上,精打細算,將每一分資源都用在刀刃上。” 綜合管理部聚焦辦公消耗、人力配置、后勤管理三大核心模塊,實施精細化管理,著力優化資源配置。盡管項目部已進入尾工階段,但辦公消耗管理依然毫不松懈,通過盤點、調換、郵寄等一系列有效措施,成功清理庫存,有效降低了項目采購成本。在辦公設備采購環節,創新性地建立了“聯合比價機制”——聯合工程技術部、設備物資部共同篩選供應商,確保所購設備既滿足工作需求,又實現成本優化,例如購買新型改裝A0型號掃描儀,切實提升了竣工圖掃描效率并降低了相關費用損耗。在人力配置方面,根據尾工項目的實際需求,優化跨部門協作流程,精簡冗余崗位2個,通過“一人多崗”及精準的人員調配,有效避免了項目在竣工階段出現的人力冗余,在大幅提升人力資源效能的同時,為新項目提供了堅實的人力支持。此外,組織職工開展植被恢復、雨季后清理光伏方陣區周邊截排水溝等工作,有效減少了人員雇傭費用。后勤管理方面,綜合管理部充分發揮協調與統籌作用,及時調整人員住宿,通過整合、退租閑置宿舍、推行集中調配與拼車出行、利用閑置土地種植有機蔬菜、農戶直采、職工自制等方式減少外購成品,在這些綜合舉措的共同作用下,后勤管理實現了顯著的資源高效利用與支出優化。同時,項目部積極整理盤活閑置資產,為新項目提供了充足的物資保障,有效優化了新項目前期資源配置。 “過去我們總認為‘安全環保’是一項‘花錢’的投入,然而通過這次實踐活動的探索,我們驚喜地發現,只要善于動腦筋,確實能夠實現環保與效益的雙贏。” 安全環保部針對“環水保”方面的痛點,與其他部門攜手采取多項措施,聯動破解難題,成功探索了環保與成本協同優化的新路徑。部門持續組織青年志愿者利用下班和周末的空閑時間,收集戟葉酸模草籽,并積極與鄉政府部門溝通,免費獲取了3000棵適應當地環境氣候的樹苗,用于光伏區道路的植被恢復工作。根據植被恢復方案,升壓站進站道路的邊坡需要進行植草綠化。項目部動員職工將光伏區周邊及河道的草皮移植到進站道路邊坡,此舉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。雨季過后,項目部職工還清理了光伏方陣區周邊的截、排水溝,進一步優化了維護資源配置。 通過一系列舉措,項目部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與資源利用效率,更構建了部門協同的長效機制。工程技術部通過技術創新、綜合管理部實施精細管控、安全環保部開展創新實踐,各部門相互支撐、相互賦能,共同形成了“1+1+2”的提質增效合力。在后續的工作中,項目部將持續完善部門聯動機制,探索更多技術創新、管理優化、資源高效利用的新路徑,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“創新動能”! |
||||
|
【打印】
【關閉】
|
|||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