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
|
|||
|
“廚師請假這幾天,還以為得天天啃泡面呢!沒想到不僅能吃上熱乎飯,早上的煎蛋、米線更是絕了,咱們班子帶頭掌勺,伙食反倒更熱鬧了!”晚飯時分,羅泊河項目部食堂里熱氣騰騰,工程部職工小宋端著剛盛好的紅燒肉,一邊哈著氣一邊和身邊同事笑著說道。 原來,項目部廚師因家中急事臨時請假,食堂運轉突然“斷了檔”。眼看職工的吃飯問題要成難題,項目黨支部書記第一時間召集領導班子開會:“飯不能斷,人心更不能散!咱們班子先頂上,各部室一起搭把手,既解決吃飯問題,也趁機會拉近大家距離。” 說干就干,班子成員迅速分工,每個人都認領了“責任崗”。黨支部書記心思最細,不僅主動扛起統籌食材采購、調研大家口味的活兒——提前在職工群里問“大家想吃什么?家常燉菜還是涼拌小菜?有忌口的都說說!”,還拍著胸脯說“廚師請假三天,這三天的早點我全包了!”。 為了讓大家早上能吃上多樣又熱乎的早餐,凌晨5點的項目部食堂還浸在微涼的晨光里,黨支部書記已經點亮了后廚的燈。他系上圍裙就忙開了:先把提前泡好的米線下鍋,熬出鮮醇的湯底;接著電餅檔刷油,煎出一個個金黃酥脆的雞蛋;旁邊的鍋里,茶葉蛋在鹵汁里咕嘟咕嘟冒泡,白煮蛋也在熱水中慢慢熟透;蒸箱里的饅頭早已熱好,最后再切上幾碟小涼菜——拍黃瓜、拌豆腐絲,清爽解膩。等職工們早上走進食堂,桌上早已擺好了“雞蛋三拼”、熱米線和白饅頭,暖乎乎的香氣一下子驅散了清晨的寒意。 另一邊,項目副經理、總工程師主動認領了“硬菜”制作,還帶著項目部的小伙子們清晨驅車往鎮(zhèn)上跑,在菜市場里精挑細選新鮮的豬肉和帶著露水的當季蔬菜;安全總監(jiān)則和各部門同事一起收拾廚房,洗米擇菜、切配調料,原本冷清的后廚很快就熱鬧起來。 “胡總,你這紅燒肉火候夠不夠?要不要我再幫你添把火?”“白總,涼拌黃瓜少放點兒蒜,有同事不吃辣!”做飯過程中,各部室職工更是自發(fā)趕來搭手:有人蹲在地上擇青菜,把黃葉摘得干干凈凈;有人圍著灶臺遞調料,眼神跟著鍋里的菜轉;有人提前把盤子洗好,等著盛剛出鍋的熱菜。平日里在工地上嚴肅討論工程進度、安全問題的同事,此刻圍著灶臺你一言我一語,切菜聲、翻炒聲、談笑聲交織在一起,滿是“家”的味道。 當紅燒肉、酸辣土豆絲、蒜蓉金針菇等一道道家常菜端上桌時,職工們紛紛圍攏過來。有人夾起一塊紅燒肉感慨“這味兒比飯店做的還香!”,有人想起早上的早餐笑著說“沒想到書記不僅會統籌,煎雞蛋也這么厲害,我今天吃了倆!”。大家一邊吃著熱乎飯,一邊分享著工作里的進展、生活中的趣事,原本因工期緊張略顯緊繃的氛圍,在一餐飯的功夫里變得格外輕松。 “以前總覺得班子成員離我們有點遠,這次一起做飯才發(fā)現,他們和咱們一樣,都是想把項目干好、把日子過暖的普通人。尤其是書記,凌晨5點就起來給大家做早餐,太實在了!”物資部職工小孟的話,道出了不少人的心聲。此次“干群共廚”,不僅解了職工的伙食難題,更讓領導班子的帶頭作用落到了實處——沒有口號式的動員,只有鍋碗瓢盆的實在行動;沒有距離感的溝通,只有圍坐一桌的坦誠交流。 如今,廚師已按時返崗,但項目部的“共廚氛圍”卻延續(xù)了下來。每逢周末,大家總會自發(fā)組織“美食小聚”:炒著拿手的麻辣香鍋、包著韭菜味的餃子。原本分散在各個崗位的職工,在一次次共同備餐、分享美食的過程中,心貼得更近了,團隊凝聚力也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。正如黨支部書記所說:“一頓熱乎的早餐、一桌子家常的飯菜,看似小事,卻能聚人心、暖人心。只要咱們上下一條心,再難的工期、再大的挑戰(zhàn),都能一起扛過去!” ? |
|||
|
【打印】
【關閉】
|
||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