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
|
|||
|
近日,二公司首批自有新能源設備在廣西來賓抽水蓄能電站成功投產,標志著二公司在新能源裝備自主化運營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。廣西來賓抽水蓄能電站作為區域重點能源工程,對施工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環保性要求極高,為做好項目新能源電動設備的運用,二公司對國內新能源工程機械龍頭企業的電動自卸車、電動裝載機、電動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等設備進行了深入調研。經過前期周密的規劃和嚴謹的設備選型,最終于2025年10月完成了設備采購工作。2025年11月初,2臺電動裝載機和10臺電動自卸車陸續抵達項目施工現場,施工現場的轟鳴聲依舊,但尾氣黑煙已悄然消失,首批電動工程設備正為“雙碳”目標落下堅實注腳。 與傳統柴油設備相比較電動設備性能卓越。本次投入使用的電動自卸車和裝載機,在技術性能上展現出色優勢。電動工程機械具有工況適應性好、零尾氣排放、低噪聲、高可靠、易保養、高效率的競爭優勢。與傳統柴油設備相比,電動設備的能源效率具有明顯優勢。數據顯示,永磁同步電機的能源效率高達96%,而柴油機僅為75%-80%。這意味著電動自卸車每噸公里能耗僅為0.055-0.06千瓦,遠低于柴油設備的0.014-0.018升/噸公里能耗的成本。 電動設備的投入可以助力降本增效雙贏。電動設備不僅在環保方面表現突出,在經濟效益方面同樣展現出強大競爭力。據行業測算,一臺3立方米電動裝載機按一年3000小時算,相比同噸位柴油裝載機每年可節省能耗成本約35-42萬元;一輛25噸電動自卸車按一年50000千米算,相比同噸位柴油自卸車每年可節省能耗成本約27-32萬元。電動設備在維護保養方面也具有長期優勢。由于電動動力系統結構相對簡單,故障率低,維護成本顯著降低。 電動設備的使用使減排降碳效果更顯著。電動設備的投入使用為公司碳減排目標提供了直接支撐。以純電動自卸車為例,平均每充電1小時就可連續作業4小時,每年可替代燃油預計600噸,真正實現了“零排放”。電動設備在噪音污染控制方面同樣表現優異,設備駛噪音僅約60分貝,接近正常談話聲音,這種低噪音特性使其在居民區、學校周邊等敏感區域作業時,能有效避免對居民休息和學生學習的干擾。同時,憑借低噪音優勢,能夠滿足城市夜間運輸、市區施工等多樣化場景需求。此外,其全封閉設計進一步降低了行駛中的機械噪音和物料拋灑噪音,全面提升了設備的整體環保性能。 隨著首批電動設備在施工現場的運行,標志著二公司綠色發展的畫卷正徐徐展開。此次投產不僅是二公司踐行“雙碳”戰略、推動綠色施工轉型的里程碑式舉措,為項目提升施工效率、保障作業安全、優化資源配置、高質量履約奠定了堅實基礎,也為公司在新能源設備管理與應用領域積累了寶貴經驗,為后續在更多工程項目中運用自有新能源設備奠定了堅實基礎。二公司將繼續推進電動化戰略,積極踐行綠色裝備推廣,將通過電動化轉型,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。 |
|||
|
【打印】
【關閉】
|
||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