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|
|
||||
|
戰鼓催征馬蹄疾,不待揚鞭自奮蹄。當前正值廣西地區施工建設的“黃金期”,廣西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工程B2標段緊抓關鍵窗口期,以“促生產、強履約”為目標,迅速吹響“決戰四季度、沖刺全年度”的沖鋒號角,各工區多點開花,迅速掀起新一輪施工熱潮。 黨建引領,筑牢攻堅“紅色堡壘” 自項目開工以來,廣西環北項目部黨支部堅持把黨組織建在工地上、把作用發揮在作業面上,推動黨建工作與施工生產深度融合。針對線性工程點多線長、管理難度大的實際情況,項目部創新實施“網格化管理”模式,細化安全生產、質量管控、進度推進等責任分工,將全線劃分為三個工區,班子成員帶領業務骨干下沉工區,靠前指揮、現場辦公,真正將管理觸角延伸至施工最末端。 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,設立黨員示范崗15個,組建青年突擊隊3支。黨員干部主動認領急難險重任務,在征地協調、技術攻關、安全監管等關鍵環節沖鋒在前;團員青年緊跟步伐,扎根現場,在攻堅一線挺膺擔當,形成黨旗所指、團旗所向的奮進合力。 年內,項目關鍵控制性工程掘進突破千米大關,木塘施工支洞提前16天貫通。特別是在木頭麓有壓隧洞貫通攻堅戰中,黨員技術骨干與青年突擊隊員連續駐守現場,動態優化施工工藝,破解多項技術難題,最終實現提前72天順利貫通,為后續施工贏得了寶貴時間。贏得業主及各方高度評價,并獲多家主流媒體專題報道,生動體現了黨建引領在推動項目建設中的積極作用。 多點開花,搶抓旱季施工窗口期 自七月份以來,項目團隊緊抓施工有利時機,全面啟動新開工面各項前期準備工作。臨時用地、管線遷改等關鍵環節有序推進,各項工作壓茬推進、環環相扣,為后續施工贏得了主動。 針對新開工作面,提前與設計及相關權屬單位銜接,完成技術交底和審批手續,順利實現通訊線桿遷移,確保“成熟一處、開工一處”。面對國道穿越段地下掏空等復雜工況,項目部超前部署、統籌資源,充分做好技術交底和現場處置,有效打通施工通道,為隊伍進場創造有利條件。 在原工程施工計劃基礎上,項目科學組織、精準施策,陸續新增木頭麓進口上游管線段、477縣道穿越、209國道穿越、上下塘倒虹吸及暗涵等五個工作面,形成多點同步推進、全線協同發力的施工格局。通過倒排工期、掛圖作戰,嚴格執行日進度跟蹤機制,建立工程日報、經營日報制度,迅速掀起大干快上的施工熱潮。 優化資源,強化現場組織協調 為保障工程高效推進,項目部持續加強現場組織協調,動態優化施工資源配置。堅持班子靠前指揮,建立每日早會機制,對現場重難點問題及時研判、快速部署,推動問題閉環處理,提升整體響應效率。 在精細化管理方面,項目部積極提升分包服務質效,每日統計各工點人員、設備、材料投入情況,開展資源與進度匹配分析,實現單日盈虧動態掌握。通過對同類型工作面成本數據的橫向對比,深入剖析差異原因,指導施工隊伍優化工序、降本增效。對新進場隊伍實行“一對一”幫扶機制,幫助其快速適應現場節奏,及時解決技術與管理難題。 在安全管控方面,項目部持續推進“雷霆行動”,圍繞“十項嚴查”清單,實行工區長分片包干制,深入一線開展突擊檢查,聚焦“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”等關鍵環節追蹤溯源,扎實開展隱患整改“回頭看”,并聯動考核網格化責任人,推動責任落實到底到邊。同時,依托智能大屏、隧洞變形監測、設備異動監測等智慧工地系統,構建“人防 + 技防”雙重保障體系,全面提升現場安全管理水平。 截至當前,項目隧洞開挖完成4279.7米,管線段PCCP管、鋼管(雙排)安裝完成1301.81米,新開辟的五個工作面推進有序,整體施工態勢持續向好。項目部將繼續保持攻堅勢頭,緊盯年度目標,優化施工組織,嚴控安全質量,為圓滿完成全年任務奠定堅實基礎。 |
||||
|
【打印】
【關閉】
|
||||
|
|